USDA最新發布的4月供需報告基本符合市場預期,短期利空落實之后,CBOT大豆和連盤豆粕市場出現了反彈?,F貨市場則延續清明節后的交投活躍狀態,油廠豆粕成交連續放量,量價齊升的情況下,豆粕市場反彈能持續多久?
USDA發布的供需報告上調了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,上調幅度也符合此前市場預期,對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的上調則略低于預期,但全球大豆庫存上調超過市場預期。整體調整基本符合市場預期。報告發布之后,CBOT大豆出現探底回升,截止4月12日收盤,CBOT大豆主力合約收于948.5美分/蒲式耳,是近一周來的高位。連盤豆粕主力合約M1709當日一度回升至2800之上,成交量也明顯增加。
現貨市場交投也繼續保持活躍,我的農產品網跟蹤顯示,報告發布前的4月11日,油廠豆粕成交超過50萬噸,而報告發布后的12日,豆粕成交進一步增加至81萬噸。而清明節后豆粕日均成交在20萬噸以上。
不過,從油廠豆粕成交的結構來看,11日和12日豆粕成交放量主要是因為油廠遠期基差出現下調,從而帶動遠月成交放量。4月11日,部分油廠將6-9月的基差下調至100以下,以M1709+80的基差銷售近40萬噸;而在4月12日,基差下調的油廠增多,并且在供需報告發布之后,市場采購也有所增多,遠月基差成交達到近70萬噸,基差成交價普遍在80-90。
從絕對價格的走勢來看,由于USDA報告符合市場預期,短期利空落實,此前市場已經對此有所體現。另一方面,阿根廷天氣的炒作,尤其是巴西大豆銷售步伐的緩慢,都對市場形成支撐甚至推動。由于國際豆價下跌,加上巴西貨幣雷亞爾匯率走強,巴西農戶銷售大豆的意愿不強。巴西分析機構AgRural公司稱,截至3月底,巴西農戶僅僅售出2016/17年度大豆產量的49%,低于過去五年同期的預售比例63%,也是2009/10年度以來的最低比例。巴西大豆出口的緩慢,將階段性地緩解國際大豆供應寬松的局面,為CBOT大豆提供支撐。但這也將限制國際豆價的上漲幅度,一旦價格上漲,巴西大豆供應將增加。這也將是后期豆粕絕對價格走勢的一個基調。

大豆進口月度趨勢圖
在豆粕基差方面,由于6月、7月歷來是我國大豆進口到港的一個高峰期,屆時市場供應將更為寬松,油廠銷售壓力增加。因此,近年油廠豆粕基差從4月份開始,都會進入一個相對低位,這種低位狀態可能會持續到6月份。我的農產品網跟蹤顯示,2015年4月份天津地區油廠豆粕基差與今年相近,在80左右(6-7月),5月份進一步降至50左右,到6月份低至10甚至平水;2016年4月份華北地區油廠豆粕基差報價50左右,5月份維持在60左右,6月份在90左右?;钏骄?00以下。
綜合來看,雖然USDA報告之后短期市場利空出盡,加上南美天氣和銷售進度具有炒作題材,短期豆類市場可能出現反彈,但價格反彈的空間將受限于整體的豐產背景,絕對價格持續反彈還需要更多基本面利好因素的支持。而國內后期豆粕供應寬松局面仍會持續,豆粕基差也開始進入低位區,在絕對價格和基差處于降至低位時,可適當進行合同儲備,但目前仍不宜重倉。
(轉自2017年4月13日上海鋼聯農產品網)
發布日期:2017/4/18 15:59:05